床垫最重要的是什么

写在前面:对于一张床垫而言,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适合”使用者,既要适合使用者自身的身体条件与特征,又要符合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习惯。每一款床垫都有自己的特征,即这张床垫的“基本性能”,消费者选购床垫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各种呈现不同“基本性能”的床垫中,找出适合自己的那款。而床垫作为一种复购率极低的专属性大宗耐用消费品,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床垫都缺乏真正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床垫没有像家用电器那样的“参数”和“指标”,能够把产品特征与性能基本表述清楚,加上很多贩床人欠缺专业能力,甚至对床垫的基本原理都没有认识,这就导致的床垫选购基本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

笔者在做床垫研发、设计时,开发过超过百款中高端民用床垫,累计销量近百万张;主持编定二十多个国际高端连锁酒店品牌的中国区(或大中华区)床具标准,并且做过深入细致的消费者需求调查与研究。本文尝试将床垫研发、设计与制造的经验,转化成消费者视角选购床垫的知识,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在购买床垫时独立思考、理性选择,尽量避免“盲目”、“盲从”。

床垫是如何“适合自己”的?

很多贩床人都会很确定地告诉客户:“这一款床垫肯定适合您”,甚至有些贩床人在不了解消费者的身体条件与特征、使用经历、偏好和消费及生活习惯就直接进行推荐。而消费者往往缺乏判断能力,只能贩床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接触的贩床人多了,反而凌乱了,贩床人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而消费者往往只能傻傻的站在原地。眼看这要搬家了,只能草草做个购买决定,床垫到底合不合适,自己也不敢下个定论,只能用“睡着还还”来聊以自慰。

一张床垫“适合自己”的床垫,最重要的“适合”不是床垫的品牌,床垫的材质和基本听不懂的设计理念和情怀故事。床垫的适合,须有三与使用者是契合的:

一. 床垫的基本性能与使用者的睡眠习惯与特征,及身体特征相契合

二. 床垫的特征与自己的使用偏好相契合

三. 购买的价格区间与自己的消费能力及消费习惯相契合

床垫的基本性能与床垫的特征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让我们把一张床垫比做一个女孩儿,这个女孩儿长的清纯可爱,属于看着很舒服的那种,“清纯可爱,看着很舒服”就是这个女孩相貌的“基本性能”,这个女孩儿的仪容仪表、知识背景及家庭出身是她的“品牌”、“情怀”等软实力

“清纯可爱,看着很舒服”这个“基本性能”,在一个偏好邻家淑女型女孩的小哥哥眼里,怎么看怎么都好看;但在一个偏好火爆辣妹型女孩儿的小哥哥眼里,长得也就只能算一般了。这里的“怎么看怎么都好看”和“长得一般”就是女孩相貌的“特征”。长相本身是与生俱来的,就如同一张床垫,软硬强弱是本身固有的;而“特征”是小哥哥们眼中的女孩儿,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一样的,床垫也如此,同样的床垫,有人说软有人却说硬。

从这个女孩的相貌来说,对于那位喜欢邻家淑女的小哥哥来说是“合适的”,但对那位喜欢火爆辣妹的小哥哥来说,却是“不合适”的。

“相貌”只是这个女孩“基本性能”的一部分,长相合适了,并不代表这个女孩的性格或其它方面就一定会合适。喜欢邻家淑女的小哥哥,被这个女孩儿“美丽”的容颜所深深地打动了,或是被她的知识背景(故事)或家庭出身(品牌)所吸引,对她的性格或其它方面存在的瑕疵,便会宽容很多!一张床垫也是如此,品牌或情怀甚至材质,也许能够弥补一些“不合适”带来的不悦,但“不合适”终究是“不合适”,这一点是不可改变的

下面以大家在选购床垫时最关注的硬度等级(Overall Support force,类同:软硬度)为例,再做一些更深入的讲解。

硬度等级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床垫本身的实际力学表现,这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学特征,即硬度等级,目前国内、国际均有可以对应的标准。它是一个固定的量化指标,不因使用者自身特征和对之认识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就如同前述例子中女孩儿的“相貌”本身;

另一个维度是人们对于床垫力学表现的感受,这是一个由感知和经验以及个人偏好与习惯构成的具有一贯性的心理学特征,虽然具有普遍性共识,但因人而异。还是用前述例子中女孩儿,这个女孩的相貌在大部分眼中是“清纯可爱,看着很舒服”的形象。

下面用一张软硬适中的床垫(硬度等级5#),让我们看看在不同人的眼中这张床垫的“特征”究竟如何。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对于同一张床垫的感受,不同的人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适合”的难度其实很大。那么除了床垫本身已固化的特征(基本性能)外,我们就必须更加关注与自己“契合”或称“适配”的问题,即是否“适合”自己。

关于“最适合”这个话题唠叨几句:尽量不要去追求“最合适”这种完美理想状态。一个人本身的状态与偏好,会受年龄、身体状况、个人境遇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今天的“最合适”,到了明天也许会变得不那么合适,甚至不合适。对于“最”、“极致”的执念只会增加人的焦虑与挫败感

如果您觉得我唠叨的还算有用,那就请您双击屏幕为我点个赞吧,不胜感激!

下面分别展开讨论选择合适自己床垫的三个契合点。

床垫的基本性能

床垫的基本性能是床垫设计、研发、选材、制造的最终成果,是床垫固定的物理学特征与指标。专业的床垫厂商或研究机构通常会从七个维度,共八个指标来标识一张床垫的基本性能,这些指标通常用于专业的床垫深度评测与对比,但在销售环节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每个厂商或研究机构对这些指标的图示方法有所不同。下图示来自专业床垫与睡眠用品制造商 Doceaness。

  1. 床垫的【高度】(Thickness)由家里的装修风格和生活习惯决定;
  2. 软与硬的感受来自于床垫的【硬度等级】(Overall Support force);
  3. 翻身的体验来自于床垫的【弹性特征】(Elastic Intensity),不是弹性越强就越容易翻身;
  4. 保持人体自然曲度依靠床垫的【分区特征】(Zone Strength),不是用了分区弹簧的床垫就一定有分区效果;
  5. 避免来自于睡伴的干扰来自床垫的【抗干扰性】(Stability Index),不是只有独立袋装弹簧才具有抗干扰性;
  6. 床垫对于不同使用者和同一使用者身体变化的兼容性是【适用性】(Adaptability Index),酒店床垫非常强调这一点;
  7. 【透气性与排湿】(Health I-Breathability)和【抗菌防螨】(Health II-Hygiene),是营造睡眠微环境卫生(健康性)与体感的核心因素,但大部分表现是不可见且长效的。

床垫基本性能指标是一张床垫固定的物理学特征,仅能说明该床垫的性能和从性能方面体现出的产品品质。无法从任何角度说明这张床垫是否能够与某一使用者相适配,也就是说这个指标不能说明是否合适。

但对于每个使用者而言,合适的床垫往往仅对应了一个或非常相似的几个基本性能指标。消费者选购床垫的过程,正是在众多基本性能指标不同的床垫中,找出适合自己的一款或几款床垫,然后根据自己进一步的偏好和消费习惯,从中挑选“最”心仪的那款,然后把它买回家。

买床垫应给是一段愉快的经历,而不是与贩床人斗智斗勇的冒险游戏。

床垫的基本性能并不包含床垫所使用的弹簧、海绵、面料,乳胶等这些构成床垫基本性能的材料。设计、工艺和材料是达到床垫性能的手段,人们购买床垫的最终目的是:一夜安睡的舒适睡眠体验,和睡醒后保持一整天的精神焕发

床垫的特征

床垫的特征是:人们对于床垫的软硬、弹性等基本性能表现的实际感受,这是一个由感知和经验以及个人偏好与习惯构成的具有一贯性的心理学特征,虽然具有普遍性共识,但人与人之间对床垫特征的感受是不同的。

“舒适”是床垫特征的核心表现;就好比买一件衣服,“好看”是这件衣服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果不好看,再大的品牌、再好的面料都是白搭。

在选购床垫时,你所感受到的床垫的“基本性能”就是它的特征,这是一个附加了主观偏好的“基本性能”,这个“基本性能”是否能满足你对于床垫性能的要求就是选择床垫的要点。可以通过与专业贩床人的沟通来确认自己感受的正确性,前提是贩床人应该是专业的,而不是口中塞满弹簧、海绵的业余爱好者。

说到床垫的特征,需要把“舒适”与“健康”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重新拿出来唠叨一下。我进入床垫行业时时,供职的企业有句注明的广告语:“Helping the world sleep comfortably”,我把这句话译作“健康睡眠 全球共享”,好床垫需要是“健康”的,这是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床垫的执念。

早在2007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及很多床企就开始讨论“舒适=健康”或“舒适≠健康”的话题,讨论是激烈的,而且针锋相对。但我本人始终认为“舒适≠健康”,但能够让大多数人感到舒适应该是前提。

记得在中国睡眠研究会会高峰论坛时,与其他床企就舒适与健康的话题展开辩论时,我举过一个例子:我有抽烟的坏习惯,刚起床抽一根会觉得很舒服,饭后来一根会觉得更舒服,运动健身完满头大汗时来一根,觉得最舒服,那么这种抽烟带来的“舒服”健康吗?显然不健康。

但其中有没有相对而言“更健康”的那一支香烟呢?貌似“很舒服(起床那支)”比“最舒服(运动后那支)”对身体的危害要小,而其实呢?不健康就是不健康。当然这是个极端且不恰当的例子,香烟的“基本性能”本身是不健康的,但有些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或卫生标准的床垫,如同香烟的本质是一样。这个例子还是从一个角度体现了“舒适”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会因此在那次论坛中临时增加了一次睡眠主题项下“舒适≠健康”的主旨对话讨论,那时虽然没有现在的视频直播,但新浪、搜狐等大门户都对这次对话做了现场图文直播。我更喜欢那时的床垫行业,床企们还愿意谈论“舒适”、“健康”、“适配”等这些高阶话题。可惜今天大家更愿意讨论弹簧、海绵、乳胶、黑科技等等这些非关键话题了……

购买的价格区间与消费体验

我个人理解购买床垫的消费习惯是:买床垫与买其他物品是一样的,都是自己消费习惯的延续,消费习惯与消费能力是不同的两码事儿。

有些人会穿价值两万块的外套,却舍不得购买两三百块的内衣;而有些人情愿买一千块的西装,也不愿穿一两百块的内衣。人就是这样的,千差万别。有些人追求低价格,有些人追求高品质,还有人追求性价均衡。

每个床垫品牌都有自己的消费者定位、产品定位,进而制定主要销售价格区间。在不同的品牌那里会产生不同的消费体验,相信读这些文字的朋友都是真实的消费者,对消费体验都会有切身的体会,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最后聊聊床垫品牌吧:

值得信赖的床垫品牌是什么样子?

床垫品牌的好与不好是比较容易评判的。首先这个品牌须是诚实的,诚实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尽量不要去信赖那种“天下我最好”的品牌,讲产品说事实、摆道理、不夸大、不吹嘘、不刻意抹黑的品牌通常是值得信赖的;

其次品牌须是专业的,专业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态度。床垫的设计研发与制造,需要力学、材料学、人体工程学和医学等多学科,及制造业管理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但床垫领域处于极度细分的子行业,目前尚无任何学院派教育专门涉足床垫这个领域。“行业教育”是由一些历史悠久的床垫制造商完成的。总而言之:想要设计一张优秀的床垫,并不是在工厂一线跟弹簧海绵打几年交道,或拆几张床垫就能够做到的。

再次床垫品牌须是善良的,善良关乎道德,与能力与态度无关。这里首要应有的是“做人要厚道”,一个方面是品牌不能因自己的产品足够好,而背离价值规律去卖非常高度价格,这是不厚道的;另一个方面是一部分品牌不应盲目的以追求低价为目的,向市场兜售品质低劣的产品,尽管售价很低,他的利润也很低,但这样是更不厚道

分享一些买床垫时的建议

床垫是一种购买频率和关注度都非常低的商品,大多数人对床垫都是缺乏了解的。而床垫又是一种“只有在人睡着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其性能的用品”,即便是人们每天都在使用,也未必会对床垫有真正的认识。了解更多的床垫知识,有助于认识和了解床垫行业及产品,能够有效避免选购床垫时的“盲目与盲从”

床垫是个极为个人化的私人用品,他的用途很纯粹,那就是为使用者提供恰当的“睡眠条件”。而这种“睡眠条件”的恰当性是因人而异的,是由使用者的身体条件睡眠特征使用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人与人之间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仅从品牌和材料角度去评价床垫的好与坏,进而选购是一种风险很大的购买行为。

学会与贩床人沟通

对于品牌和产品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贩床人的沟通获得的。在与贩床人的沟通过程中,带着洞察品牌、了解产品的目的去聊天,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

购买时无论是自己的思考,还是与贩床人的沟通,都没必要过度纠结于品牌和材质,应将目光更加聚焦于具体的产品本身,明确自己的需求与偏好。尽量从“设计、工艺和材料”等多个维度去分析比较,只有这样才能选购到更加合适自己的床垫。

学会与自己商量

选购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或使用者的睡眠和身体特征使用习惯如何?这张床垫是如何从设计、工艺、选材等三个维度,适配并满足“我”或使用者的身体条件、睡眠特征和使用习惯的?还有这张床垫的健康性如何?

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与贩床人沟通,相信这是挑选床垫时比较靠谱的捷径。床垫并不是个爱好者行业,判断消费者需求解说产品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你能把问题都问到了,贩床人也能把问题都讲明白了,相信你自会“理性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转自:话唠咖啡匠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